北京師范大學張正旺教授課題組日前正式宣布,據衛星跟蹤裝置顯示,今年四月在渤海灣環志的兩只黑尾塍鷸已成功遷徙至泰國那空那育(Nakhon Nayok)的越冬地!
黑尾塍鷸素材 ?ASIM CHAUDHURI
長期以來,各相關組織都致力于利用更科學的手段提升候鳥保護的工效。2007年,科學家利用衛星跟蹤器成功記錄到斑尾塍鷸“E7”飛越太平洋的壯舉,其在鳥類研究與保護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視。
基于衛星跟蹤技術的鳥類遷徙學研究,是目前最為前沿的研究技術,其結果不僅為科學描述鸻鷸類候鳥遷徙路徑、節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數據支持,也揭示了鸻鷸類對遷徙通道上棲息地的選擇。同時因為其結果的直觀可視性,也是環境和野生動物保護教育和宣傳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國內,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的張正旺教授課題組,多年來一直堅持鳥類生態學研究,是“任鳥飛”項目的重要合作伙伴。2017年,在阿拉善SEE基金會華北項目中心與任鳥飛的支持下,張正旺教授團隊成功地對7只黑尾塍鷸(Limosa limosa)進行了衛星跟蹤(點擊閱讀:為鳥兒佩戴衛星追蹤器,讓保護更科學)。
放飛已佩戴衛星跟蹤裝置的黑尾塍鷸 圖:張正旺教授課題組
黑尾塍鷸是一種中型涉禽,體型略大于斑尾塍鷸,擅于飛行,繁殖期大致為5-7月。
黑尾塍鷸 圖:朱冰潤
這批被跟蹤的7只黑尾塍鷸陸續北遷,但命運各異。其中,編號H28在俄羅斯境內被盜獵者捕殺,而編號H29則實現了最長的移動距離——軌跡記錄全程共飛行11816公里。
2017年黑尾塍鷸遷徙路線 圖:張正旺教授課題組
渤海灣北部是鸻鷸類遷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季,多種鸻鷸類水鳥利用此地作為向北遷徙路線上最后一個主要停歇地,補充能量,更換體羽(繁殖羽),為即將到來的最后一段遷徙、求偶和繁殖做準備。
黑尾塍鷸群·南堡 ?朱冰潤
旗標編號Q05和Q26的黑尾塍鷸于2018年4月19日在渤海灣北部的天津漢沽灑金坨和河北唐山南堡濱海交界處海灘被環志。這是本年度張正旺教授水鳥研究團隊環志和衛星追蹤的黑尾塍鷸中的兩只,所有被追蹤個體均佩戴湖南環球信士公司生產的9g GPS/GSM追蹤器,數據點采集頻率為6小時/個。
編號Q05 圖:朱冰潤
10月29日上午11點,Q05開始向越冬地進發,經過18小時飛行,抵達泰國曼谷東北部那空那育,在周邊水稻田停留至今,由此推斷泰國為Q05的越冬地(距離渤海灣3390公里,遷徙總距離(繁殖地-越冬地)6880公里)。
編號Q26 ?Otgonbayar Tsend
未來,項目組將繼續對這批佩戴跟蹤器的黑尾塍鷸進行監測,并結合已獲取的數據信息積極制定保護措施。同時,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候鳥保護隊伍,一同守護鳥兒們的生命之旅。
“任鳥飛”項目,是守護中國最瀕危水鳥及其棲息地的一個綜合性生態保護項目。該項目將在2016-2026年間,以超過100個亟待保護的濕地和24種珍稀瀕危的水鳥為優先保護對象,通過民間機構發起、企業投入、社會公眾參與的“社會化參與”模式開展積極的濕地保護工作,搭建與官方自然保護體系互補的民間保護網絡,建立保護示范基地,進而撬動政府、社會的相關投入,共同守護中國最瀕危水鳥及其棲息地。在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的資助下,阿拉善SEE基金會將與紅樹林基金會共同打造“任鳥飛”項目。同時,該項目也得到了阿拉善SEE華北項目中心、華東項目中心、深港項目中心,以及騰訊公益基金會與社會愛心用戶、企業等的共同支持。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1kzLlaNlcb5P5eKka_xZ0g
湖南環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