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鸛形目、鷺科、白鷺屬、黃嘴白鷺
學名:Egretta eulophotes
英文名:Chinese Egret
俗名:釣魚郎、白鵝、白老等、唐白鷺。
保護級別: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物種。
形態特征
屬于涉禽,有“三長”的特征,嘴、腳、頸均甚長,全身純白色。
夏季嘴橙黃色,腳黑色,趾黃色,后腦勺長有矛狀冠羽,背、胸部長有蓑衣狀長飾羽。在發怒、爭斗或警告其他鳥類時羽毛會立起來,非常漂亮。
冬季嘴變暗褐色,腿和腳變為黃綠色,一些飾羽消失。
幼鳥似成鳥冬羽,全身白色,頭無羽冠,背、胸無蓑羽。
為什么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因為中國保護名錄是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時定的,當時調查時黃嘴白鷺在中國的數量僅幾百只。
2018年7月,我們與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的科研人員合作,在蛇島選取了4只成年黃嘴白鷺,為他們佩戴了GPS衛星定位跟蹤設備,通過傳回的數據,我們了解了很多的信息,比如他們育雛期在那里取食?一天幾次?什么時候離開繁殖地?什么時候遷徙?遷徙策略如何?在那里越冬......等一系列問題。
繁殖:繁殖期5-7月。營巢于近海岸島嶼和海岸懸巖巖石上和矮小的樹權間。常成群在一起營群巢,主要以枯草莖和草葉構成。為了省勁,有利用舊巢的習慣。每窩產卵2-4枚。孵化期24~26天。育雛期在40天左右。
蛇島的黃嘴白鷺
2003年蛇島有8只在蛇島四溝灌木叢上筑巢繁殖,在臨近的海貓島上有100多只。經過嚴格的保護和管理,蛇島繁殖的黃嘴白鷺逐年增多,2004年有20多只,2005有200多只,2017年有400多只,2018年有7-8百只成鳥在4個集中區域繁殖,幼鳥出巢時2000只左右。
食性: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通常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邊走邊啄食,也常仁立于水邊,伺機捕食過往魚類。
在退潮時會站在海邊礁石上捕食,喂小鳥,也會飛到對岸的一些灘涂濕地上去覓食,然后回來喂小鳥,我們可以看到3、5成群在島嶼和陸地穿梭的黃嘴白鷺,撫育下一代的任務非常的艱巨,每天往返2-3趟。
在陸地主要選擇在雙島濕地周圍覓食,有時會飛到70公里外的復州河入海口處取食。來回150公里左右,非常的不容易。
所以,我們必須保護好周邊的一些濕地,這對繁殖的水鳥非常的重要。
在喂食時,成鳥會將食物從嘴里吐出來喂給小鳥。
8月中上旬陸續的離開繁殖的島嶼,到鄰近的陸地上活動,主要棲息于海岸、灘涂、河口及水塘、沼澤等地。白天在灘涂、河流、鹽田中活動和覓食,晚上則飛到近岸的山林里休息。
在8月中旬到9月中下旬這段時間,在大連的各個灘涂或河流、水庫邊,都有機會發現黃嘴白鷺的身影。
黃嘴白鷺的遷徙
9月下旬開始遷徙,基本在10月下旬全部到了越冬地。
遷徙策略的選擇
這可能和鳥的性格有關系,性子急的,積累夠了能量,開始遷徙,中途基本不停歇,會以最短的時間到達越冬地。比如4號,只用了77小時,從大連直接到達菲律賓,開始36小時連續不間斷飛行,到達臺灣屏東停歇16小時,又連續飛行25小時,直達菲律賓。直線距離3000公里,遷徙途中最快速度達到了95km/h,大部分時間在低于100米的高度飛行,最低高度4米,基本是貼著海面飛行的。基本和坐飛機差不多,只是在中間經停,加滿油又起飛了。
而性子慢的,不疾不徐的,走一路,停一路,吃一路,玩一路,晃晃悠悠,以最省力的方式到達越冬地。比如3號,用了54天,從大連到了馬來西亞的越冬地,將中國沿海城市看了個遍,而且越南沿海也逛遍了,只是從越南穿越南海到馬來西亞的過程中,用了25小時到達對岸,也在中間南海的某個小島上小憩了一回兒,看了看南海島嶼的風光。這就像坐了一趟觀光列車,走走停停,最終也到達了目的地。
大連地區的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在大連地區,屬于夏候鳥,每年4月中旬左右越冬地回來,5月初到大連周邊一些植被良好的無人島上筑巢繁殖,6月下旬小鳥出殼,8月上旬陸續離開繁殖地,到周邊一些河口濕地停歇覓食,9月中下旬陸續向南遷徙。
目前,大連周邊的蛇島、蛋坨子島、礬坨子島、行人坨子、元寶坨子都有繁殖種群,數量相對較多。
保護意義由于環境的破壞、海洋的污染、濕地的面積的減少、淡水的缺乏,大量的湖泊、河流干涸,黃嘴白鷺的棲息地越來越小,黃嘴白鷺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像蛇島這樣成群的黃嘴白鷺已越來越少,應得到更多人的重視,不斷的投入力量,加大保護和研究力度。
期待這幾只黃嘴白鷺,來年再回到蛇島